主页 > 舞蹈>详情

湖北地区非遗舞蹈现状研究(武汉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网络 发布于:2023-03-17 07:08

一、武汉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查阅相关论文文献资料[1]

粗浅的知道了一下的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的知乎城市的邀请,

诚恳卑微作答如下:

1.民间传说领域

黄鹤楼传说: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伯牙子期传说:伯牙子期都是楚国人,他们心中的《高山》、《流水》是否也是楚地的美景。

贱三爷的传说:贱三爷即是武汉话里的词汇,那种乐观行侠诙谐的意向,也是充满了汉阳特色的典故。

2.传统表演领域

汉剧:汉剧当然当仁不让。俗称“二黄”,唱腔优美,对白雅致,文本大气,腔调有西皮、二黄和罗罗腔等特色。汉剧也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编号Ⅳ-30。

高龙:高龙是自唐朝传承至今1500年的舞蹈,是武汉特色的舞龙。

武汉杂技: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承人夏菊花主席的名言:把吃苦留给自己,把美好留给人民,正是武汉杂技精神的写照!

3.传统技艺领域

热干面:这个必须呼之欲出!写着写着自己有点儿饿了。

木雕船模:木雕船模技艺,是由武汉硚口区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汉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75。

4.传统医药领域

马应龙制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叶开泰中医药:2016年8月,长江网报道叶开泰传统中医药文化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张介安中医儿科: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法, 2011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学251-IX-6)。

5.民俗节庆领域

汉阳归元庙会,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获得“汉阳归元庙会”保护单位资格。

旧街花朝节:旧街花朝节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汉正街招牌习俗:招牌的习俗更多是让答主想起香港的招牌。

汉正街的招牌习俗也是非常有魅力哒~

作为建筑师的答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虔诚而卑微的兴趣,

以后,一定更多的学习和关注,

总之,

再!接!再!厉!绝!不!改爱!航昂!

二、维族舞蹈国内研究现状?

你这是要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了吗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 锅庄舞是什么民族的舞:藏族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 藏族 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锅庄分为用于大
  • 锅庄舞之昌都锅庄舞
    昌都锅庄舞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昌都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
  • 锅庄舞之玉树卓舞
    玉树卓舞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卓舞流传于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 。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至今还保留着
  • 太极拳之武氏太极拳
    太极拳武氏太极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永年县 永年武氏太极拳起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系由河北永年广府东街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武氏太极拳将陈氏新
  • 热巴舞之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丁嘎热巴舞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丁嘎热巴是藏北那曲地区比如县夏曲乡丁嘎村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据当地艺人的回忆及比如县政协仁旺丹增和索朗多吉两位先生所著的《那徐
  • 锅庄舞之迪庆锅庄舞
    迪庆锅庄舞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
  • 麒麟舞(麒麟采八宝,睢县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樟木头舞麒麟)
    1、麒麟采八宝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侯马市 麒麟采八宝是清代中、晚期开始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乡乔村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蹈表达了村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太平盛
  • 武都高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陇南市 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鱼龙、隆兴等地人称之为演故事、走过场,1959年10月正式定名
  • 三棒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宣恩县 三棒鼓亦称花鼓或喜花鼓,是流传于湖北宣恩及湘鄂边区酉水流域一带的地方曲艺。历史十分悠久,艺术传统深厚。 三棒鼓的演出一般为三人,一人边
  • 高山族拉手舞
    高山族拉手舞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华安县 拉手舞是高山族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台湾岛的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兰屿岛和西部平原,以及大陆的福建、浙江等沿海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非物质文化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