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韩文也会有书法艺术吗?

来源:www.feiwuzhiwenhua.net  时间:2023-03-14 20:57   点击:3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08年左右,韩国厚颜无耻的准备到联合国将“书艺”申请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把中国的“书法”、日本的“书道”等名称,全东亚都统一为韩国的“书艺”,以对应西方“Calligraphy”这个词语。

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比如,经韩国学者考证,孔子、李白、汉字、中医、风水、端午节等等都是他们国家的。

所以在韩国学者还没有站出来说书法是他们的时候。

我决定先扒一扒韩国书法的历史。

从殷商时代到清朝的大部分时间,韩国基本上都属于中国的附属国。

并与中国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比如东晋时期刻的《高丽好大王碑》,讲诉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在早期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

高丽好大王碑

而从1445韩国年韩语字母的使用,到1945年禁用汉字的 “韩字专用”的官方政策颁布。

汉字一直被他们用作官方的通行文字

中国从有甲骨文开始,书法便开始萌芽,到了汉魏时期真正形成书法艺术。

而韩国的新罗时代(三国时期)才从中国将书法这个概念引入。

所以,不管现在韩国在他们国家将中国的“书法”取为多么高尚的“书艺”。

但从大量的历史,都可以证明,韩国的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是源于中国。


比如,韩国国宝3号记录新罗国真兴王扩展疆土的壮举的《新罗真兴王巡狩碑》(540-575年),碑刻上的文字明显就能看到南北朝时期的魏碑书风。

新罗真兴王巡狩碑

比如,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崔致远,碑刻作品《双磎寺真鉴禅师碑铭》,几乎能断定这家伙学的就是欧阳询。

双磎寺真鉴禅师碑铭

比如十五世纪左右,朝鲜王朝学者为了创造适合标记韩语语音的文字体系《训民正音》,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

这个《训民正音》的书体难道不眼熟吗?对没错,就是学的赵孟頫。

《训民正音》

再比如,清朝金石学兴起的时候,金正喜曾随父亲拜见清朝鸿儒翁方纲、阮元。

你看看他的作品,是不是和当时清朝的碑学书法是一路?

而韩国在1945“禁用汉字”后,

他们推出了个“宫体”书法

这种书法是一种没有汉字出现纯粹的韩文拼音文字。

由于韩文文字从其造型基础上讲就相对比较单调,和汉字书法的对比,艺术性逊色很多。

从作品我们也能看出,在起笔和收笔,基本上都还是在沿用中国书法的用笔形式。

比如,还有这种,用了中国隶书的笔意,加上POP字体的书写形式。哎!!!

“韩字专用”的官方政策推行,让韩国的书法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要艺术没有艺术,要传统没有了传统。

然后他们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艺术形式,准备在他们的书法上做文章。

比如下图许会泰的作品,他在书法中加入绘画性特征,想打破传统书法的局限。

这种形式是不是也很眼熟。

对,你也没有猜错,这在在中国是经常被骂的不伦不类的江湖体。

还有韩国姜秉寅书法家,这家伙的大字书法。

这类艺术形式,难道不是去借鉴日本井上有一的?

井上有一

韩文的出现,汉字的禁用。

韩国书法的境况其实比日本更窘迫,整个书法艺术的几乎进入寒冷时期。

不仅他们的书法传承面临危机,而且书法家们的生存出路也面临危机。

他们的书法只能在户外广告、电影海报、各种包装、唱片与书籍的封面搞搞事情。

但这个,更多的是设计的范畴了。

书法在中国所体现的修身养性、 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艺术行书,在韩国很难去表达了。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