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只要坚持练习,方法得当,一周内就可以有明显变化,一个月脱胎换骨,一年内可以达到普通人膜拜的水平。
实话说题主的水平在一般人中已经是中上水平,而且没有太不好的习气,结字上也有不少不错的地方的,练字进步应该会更快。
练字当然要临帖,首先选帖如果有疑问可以看我这篇文章:
【硬笔书法入门】字帖的选择脱水无图干货版:
先了解一下大概的书体和书家的特点,真草隶篆行,看图比较直观。
初学硬笔书法,不需要像毛笔书法一样花大量时间去熟悉毛笔的笔性,所以选帖上自由很多。一般来说,只要自己看着顺眼,喜欢就好。以楷书和行书为佳。
但是,练习书法,要取法乎上,也就是说,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千古名帖肯定是最好的。我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古人小楷作为入门法帖。首先楷书笔画齐整,易于摹仿,另外小楷相较于大楷,一个是字体小,二是笔画变化小,相对适合初学硬笔临习。
如果实在不想写楷书,一些相对规整的行楷也是可以的。
字帖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古人小楷:赵孟頫(道德经、汲黯传等)、钟绍京(灵飞经)、文征明(琴赋、草堂十志等)、王羲之(黄庭经、孝女曹娥碑等)、钟繇(宣示表等)、王宠(游包山集等)、姜夔(跋保母帖)、黄道周(孝经等)...
古人行书: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等等
今人硬笔书家:卢中南、曹宝麟、吴玉生、谢非墨、张秀、汪寅生、王正良、顾仲安等等
具体如何临帖,可以再看这篇:
【硬笔书法入门】如何临帖脱水无图干货版:
为什么要临帖
所谓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其中的“法”,有法则之意,说明书法不是乱写,是有规范和规律的,而这些就需要从古人的字中去学习和发现。
临帖是从古到今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古人的碑帖,能流传至今,都是大浪淘沙,经过历史检验的。一个字如何结体,如何变化,古人都已经找到了最佳实践,所以临帖能让你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快的进步和成长。
临帖的准备工作
笔
一般来说,硬笔都可以,钢笔中性笔铅笔等等,建议初学者首选钢笔,因为钢笔与纸的摩擦力比较大,容易控制,但不可为了刻意追求笔画的粗细变化去选择弯头美工笔。
初学者买支便宜好用的普通钢笔即可。建议可以先入一只日系笔,一是品控比较好,二是日系笔相对欧美笔更适合汉字书写。但要注意同型号日系笔的笔尖会更细,一般练字选m号为宜。
墨
钢笔墨水请选用染料墨水,不要用碳素,容易堵笔,我个人使用写乐极黑和鲶鱼永恒黑。
纸
最方便简单的是直接用A4纸,折出折痕即可,也可以网上买一点硬笔书法专用纸,写出来效果会更好一些。初学者不要用宣纸,不好控制。
其他
临帖的时候不要直接在硬质桌面上,可以在纸下放本大点的有弹性的书,或者买个硬笔书法专用垫。
如何选择字帖
建议一开始最好临摹一段时间古代小楷,如果觉得难度太大,也可以选用现代书家的硬笔楷书。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所变化。
练习楷书,一是可以训练基本功,提高对笔的控制,另外可以磨练自己的耐心,坐不住,精神不集中,是很难练好书法的。
当然,不同人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同,所以以上并不强求,如果只是想写的好看或者整洁一点,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大精力去临习古帖,找个自己喜欢的字体临摹即可,但是如果有更高要求,最好还是一开始就取法乎上,去学习最好的东西。
另外,不要描红!不要用凹槽板!
如何临摹
临帖来讲,一般有三重境界:实临、背临与意临。
实临
实临的概念不用太多解释,就是照着字帖写,尽量写的一摸一样。
我的建议是,字帖要离的尽量近,写的要尽量慢,即使是行书和草书,也要慢慢临。下笔之前要先看好这一笔的位置、角度、用笔的变化等等,下笔时要果断。刚开始肯定不能很精准,但也要尽力为之。
临帖建议通篇临摹,不要一个字写太多遍,如果一直写不好容易有挫败感。临完一张后再从头与原帖对照,找出不足,下次再加以改正。
作为一个新手,要耐住性子,练字没有捷径,肯定是要依靠大量的、有效的练习。每日的练习量要保证至少一张A4纸,投入时间半小时以上,而且尽量每天坚持。
另外我见过部分人会把临帖变成抄字,就是不管字帖的写法,还是用自己的字体把字抄一遍,这样是毫无意义的。一定要以与字帖毫发不差为目标。
背临
当一个帖临摹的次数多了以后,或多或少会有些形象记忆,这时候就可以尝试背临。就是不看帖,凭借印象去书写出来,再与原帖对照。这种方式需要更多的回忆和思考,更能够加深对字帖的理解。
意临
意临的要求更高,就是临摹的时候不过于拘泥原贴,取其某些意象,在自己的理解上加以变化。这种临摹需要自己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书法有深刻认识才可以,形而上的成分比较多,就不多说了。
其他
临帖的纸张不要随便丢弃,建议写上日期收集起来。虽然一开始可能惨不忍睹,但肯定会越写越好,这样对比起来有成就感,更有练字的动力。
其实上面这一大堆有没有用,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坚持,这个基本是各位答主的共识。
ps,以后会在公众号和专栏继续发一些原创硬笔书法教程,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