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乐府双璧】热度:719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乐府双璧”是指哪两部作品。
“乐府双璧” 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喻称。《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北朝民歌,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叙事长诗之一,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两首叙事长诗,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一双放射奇光异彩的宝石,被称为“乐府双璧”,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
二、中国古典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历史是怎样的?
曹雪芹是满洲正白旗“包衣”。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在康熙朝曾得到格外的恩宠。雍正初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牵连下,曹家受到重大打击,其父免职,产业被抄,曹雪芹也随着迁居北京,革职抄家给曹雪芹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十六七岁时,曹家彻底败落,包括曹雪芹在内的曹家子弟沦落到社会底层。
曹雪芹最后的十几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生活更加困顿,一家三口过着“食粥赊酒”的日子。也是在这个时候,曹雪芹开始了长达10年时间的《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乾隆二十六年(H61年)秋,曹雪芹因爱子夭折而过度悲伤,卧床不起。“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
除夕那天,曹雪芹留下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书稿,离开了人世。曹雪芹个性豪爽犷放,才气横溢,“工诗善画”。饱经沧桑之后的曹雪芹把他的情感、体验以及他的才华全部熔铸到了《红楼梦》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把他全部的心血都投人到这部著作当中。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和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他曹雪斧像把上百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无不独具个性、各有风采。旷世奇作《红楼梦》是曹雪芹对世界文学宝库的杰出贡献,这部以个人和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以其艺术上的精致完美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而通过对它的研究形成的“红学”则是学术界对他的贡献的广泛认可。以一本小说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三、请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及史书经典中“魔”和“妖”的内涵区别?
古代文学作品关于妖魔鬼怪的主要有《山海经》、《搜神记》、《神仙传》、《聊斋志异》、《封神榜》《西游记》等。这些作品角度和体系是不同的,道教、佛教、民间信仰,体系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魔和妖的内涵区别可以如下简析:
妖怪、妖精属道教的概念范畴,“精”指自然物体及器物造化成精和动物修出元神成精;“妖”则特指蛊惑和危害人类的那部分“精”。可以幻化人形或近似人形,有一定的法力,白天夜间均可活动。著名的有树精、白骨精。在文学作品里妖也有好妖,比如精卫、白素贞等等。
“魔”是“魔罗”的简称,属于佛教概念。佛教中的恶魔,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亦称魔障。原指居住在天界的天人,首领波旬,出于嫉妒,曾经企图阻止释迦牟尼证悟成佛。也曾经多次扰乱僧团弟子。后来任何能够阻扰修行的障碍,也都可称为魔。因此,内心的不安、愤怒、贪心等烦恼,都能被称为魔。
也因此,魔有许多种,但总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内魔,二是外魔。
内魔就是修行者自身的欲望与思想的烦恼。
外魔是阻碍修行者觉悟的一切外道或事物。
是有区别的,魔常常以鬼形现身,妖常常以人形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