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是草书的一种形式,除了章草以外,还包括今草。草书起源于汉代。由于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写字时为了追求速度,就将隶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以隶书为基础的草书,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的“古草”。由于汉章帝很喜欢这种书体,使得它在汉、魏时期广为流行,因而被称为“章草”。
章草仍然像隶书,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
汉代以后,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我们最常见的草书。
书法里的草书和章草统称为草书,草书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草书包括章草,狂草,行草等。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来。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传说汉章帝很喜欢这书体,使得它在当时广为流传,因而被称为章草。但书写上仍保留有隶书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