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展馆(博物馆、艺术馆之类)的设计在展览的之余,可以有足够空间做商业性质的活动?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成就的重要体现,因此传承非遗文化是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但现如今青年一代对非遗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很多非遗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处境。为普及非遗文化,非遗数字展厅设计、非遗展馆设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随着我国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展示技术已普遍的应用于非遗数字展厅设计、非遗展馆设计之中,它是通过声光电技术,将传统文化立体、生动的展现在参展者眼前,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带参观者重回文化产生地,切身体验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采用虚实结合的展示手段,形成极具震撼的视觉效果。
非遗展馆设计,非遗数字展厅的设计可以融入数字科技内容。比如:
AR增强现实技术
在文物展柜融合AR增强现实技术,观众通过扫描文物实物或文物图片,就可以在手机或者大屏显示终端上查看文物信息,自由缩放、随意旋转,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文物细节。
全息投影技术
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可以重现历史事件、劳动场景、文物制作过程等,三维立体影像、裸眼3D效果、多角度观看,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传统工艺、生产流程、事件关联等相关信息。
体感互动技术
在一些传统服饰的非遗展厅中,通过体感互动技术,使参观者站在体感装置前,利用手势动作就可以轻松试穿不同的非遗服饰,感受特色服饰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增添了参观非遗展厅的趣味性。
另外,非遗文化,重在传承。非遗展馆设计,非遗数字展厅的设计一定要让参观者爱上非遗,才会愿意传承非遗,因此设立互动和体验区在非遗展馆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非遗文化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因此在设计展馆时更要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巧妙的与科技融合,让文化的展示更具象化。
二、非遗馆应如何建设?
从大的空间分区上,非遗馆至少应该有两个核心区域:科普区和体验区。
科普区,是通过图文、实物、影像、声光电互动等综合手段,将原本“无形的文化遗产”在有形的展陈空间中具象化、可视化,甚至是可感化,对非遗进行全面且深入浅出的科普式宣传,在观众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体验区,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非遗主题培训、线下非遗手工体验等活态的方式,使得对非遗感兴趣的观众切身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让那颗在科普区种下的“非遗种子”,在体验区得以长出嫩芽,并在离开展馆后的某个时机得以成长,成为非遗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