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民俗 > 传统文化>详情

清明传统节日的形成-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始于哪个朝代

来源: 网络 发布于:2023-03-09 14:25

内容提要:【清明节始于我国哪个朝代】热度::732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也形成了许多的文化,那么,清明节始于什么朝代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

清明传统节日的形成-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始于哪个朝代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但是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因此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 怎样画花鸟字画
    一、花鸟字画工具(一)画笔(二)墨汁(三)颜料(四)纸张 二、花鸟字画点画的画法 (一)花作点画的画法 (二)鸟作点画的画法 (三)蝶作点画的画法 (四)小鱼作点画的画
  • 中国十大著名的童话故事?
    1、《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之一,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易被它深深吸引。《大林和小
  • 十大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一、十大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十大必读诺贝尔获奖作品排行榜 1、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
  •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藏族的藏历节、望果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
  • 川剧主要由昆腔和什么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
  • 正月十六是什么节日(正月十六是什么节日鬼节)
    正月十六是什么节日鬼节 七月十六大概是鬼节吧,有的地方过,有的地方不过。 正月十六是鬼节日吗 2021正月十六是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双鱼座。 正月十六是中华传统的农历节日之
  • 每年法定节日(每年法定节日大全)
    每年法定节日大全 一、元旦: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
  • 京剧面具怎么画(京剧面具怎么画图片大全)
    京剧面具怎么画 近现代舞台脸谱可概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整脸:俗称六分脸,是京剧中比较原始的谱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脸谱戏画就有这类谱式,整脸脸谱多用于年迈之人
  • 2020年春节日历表(2020年春节日程表)
    2020年春节日程表 2020年的春节是公元2020年1月24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阳历1月24日,阴历就是大年三十儿,1月25日就是阴历的大年初一。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来
  • 俄罗斯的节日大全(俄罗斯的主要节日)
    俄罗斯的主要节日 十月1日是俄罗斯陆军节。作为俄罗斯军队人数最多、力量最强大的军种,陆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不过时代在变,军事战略战术也需随之发展。俄罗斯陆军总司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非物质文化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