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大红色经典书籍及作者

来源:www.feiwuzhiwenhua.net  时间:2023-02-11 13:25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内容提要:【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热度:386

一、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是大红色经典书籍及作者

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1、《红岩》
2、《红日》
3、《红旗谱》
4、《青春之歌》
5、《林海雪原》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青年近卫军》
8、《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9、《牛虻》
10、《绞刑架下的报告》

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大红色经典书籍及作者

1、《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日》吴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青春之歌》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7、《青 年 近 卫军》(前苏 联)法捷耶夫著,水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8、《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9、《牛虻》(英)伏尼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0、《绞刑架下的报告》(捷克)伏契克著、徐伟珠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二、有关于红色经典的书

1 红色经典书籍10部

1、《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日》 吴强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 梁斌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4、《青春之歌》 杨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5、《林海雪原》 曲波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7、《青年近卫军》 (前苏 联)法捷耶夫著 水夫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8、《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 (美)埃德加・斯诺著 董乐山译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9、《牛虻》 (英)伏尼契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0、《绞 刑 架下的报告》 (捷克)伏契克著 徐伟珠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十大红色经典书籍推荐,大红色经典书籍及作者

三、红色经典文学有什么意义?

意义是:在红色书籍中跨岁月感受革命英雄的坚定不移、无私奉献、为信仰奋斗终身的精神。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它也是当下的,原作仍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并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翻唱。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它把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和蔑视的普通民众塑造成英雄,这区别于“五四”时的俯视和怜悯平民,平视加仰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

红色经典表现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其追求和创造的超越一己之利的高远艺术境界,是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当今的文学写作缺乏的,需要学习和汲取的,特别是挣脱“经济力”的束缚时,更需要在红色经典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

当今活跃在文艺创作一线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过红色经典的影响,它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传统和资源之一,与诞生红色经典的那个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相比,当代中国也在发生着深刻巨变,也应该能够产生新的经典之作。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它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

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

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

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生命和个人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

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

红色经典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

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因而,时过境迁之后,读者可以批评红色经典的各种局限,却难以忘怀它,我们不应忽略它的存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