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32729是哪里的身份证?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东经99度29分~100度35分、北纬22度01分~23度16分之间。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县境与景谷、思茅、勐海、孟连、西盟、沧源、双江7县(市)相邻,西部和西南部有两段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80.563公里。
532729不是身份证号码。
四位数字5327开头的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没有532729这样的区域代码。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加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介绍
澜沧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国境线长80.563公里。县城勐朗坝,海拔1054米。截止到2006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下辖3个镇、17个乡。12013年,澜沧县常住人口达49.6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49.48万人,占总人口的79.46%。22013年,澜沧县实现生产总值478511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1.8:39.5:28.72。澜沧县主要旅游景点有哀牢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糯福乡基督教堂等景点。
三、普洱澜沧穷吗
普洱市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澜沧县干群同心、尽锐出战、冲刺脱贫,贫困群众“吃穿不愁”已基本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四、普洱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
普洱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包括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勐梭龙潭景区、景谷佛迹仙踪芒玉峡谷等。
1、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位于营盘山上,博览苑从普洱茶起源演化、发展嬗变、种植生产、民族渊源、历史文化、烹制品鉴等不同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有关普洱茶的内容,是普洱茶的大观世界。
2、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
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坐落于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帝泊洱大道1号,是中国十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 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市区10公里,总占地792余亩,将茶的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建筑艺术相结合,成为一座“绿色环保”、“生态和谐”、“茶文化充盈”的中国现代生态工业示范基地 。
3、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普洱市管辖,因依澜沧江而得名。澜沧自古以来就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得美称。位于惠民乡景迈、芒景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富东乡属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帮崴古茶树,糯福基督教堂,澜沧江整控渡摩崖及澜沧江风光。
4、勐梭龙潭景区
勐梭龙潭是国家AA级景区是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5、景谷佛迹仙踪芒玉峡谷
芒玉峡谷属于无量山山系,为典型丹霞地貌,与喜马拉雅断裂带属于同种地质结构系。其位于景谷县城北18公里的钟山乡联合村,驱车约行30多分钟。那一带曾是茶马古道马帮必经之处,芒玉峡谷上方还留有一段清末时期的茶马古道旧石桥是芒玉茶马古桥,而周围还有不少古茶树。
五、怎样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工作
(一)调查方案设计是做好田野调查的基础;(二)前期准备是确保田野调查顺利进行的保证;(三)脚踏实地的调查是民间取宝的最佳途径: 1.虚心学习的态度。虚心学习就是抛弃原来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成见甚至身份,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求教的学生。因为即使是一个文化积累非常丰富的人,在生活感知方面也很难超越在那里祖祖辈辈生活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当地居民,他们的文化已经融入在举手投足之中,因此在田野调查中调查者不能先入为主,而只能默默地观察、聆听、思考,再观察、再聆听、再思考,有时还需要不分巨细地记录和扑捉每一个信息。如在贵州与日本辰巳民间文化考察小组的8位学者有十几天共同作业的经历,这些日本学者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态度,善于发现问题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日本学者中许多已是60多岁高龄,有时他们一天要听10个多小时的故事,但始终一丝不苟,认真记录,即使在听不懂民族语和汉语的时候,也始终保持认真听讲的姿态。在实地调查期间,他们每一个人又有自己的特殊对象和内容,总是不厌其烦地咨询发现的一些细节。考察团有一个已经63岁的叫繁原幸子女士,身边始终带着一把尺子,对见到的艺人的乐器、捣米的石臼甚至捶布的棒槌、纺线的锭子等都要一一测量,记录下来,在晚上逐一对照民间故事作品中涉及到的有关叙述加以验证,第二天还要把一些疑问向讲述人询问。这些做法也许正是我们今天许多调查者所欠缺的。 2.访谈注意方法与技巧。田野调查离不开对被采访者的访谈,访谈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问卷访谈,问卷可以分为回答式和选答两种形式,其中问答式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提纲,对确定的一定数量的受访人问一些大致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拓展所调查问题的广度;而选择式问卷,则是调查者把所要了解问题的若干种不同答案列在表格上,由受访人自由选择。究竟采取哪种形式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最好做出两种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问卷方法。另一种是非问卷访谈,这种形式事先可以不设定表格,也不规定具体提问的问题,而是调查者在现场与受访人就某些问题自由灵活地交谈,在交谈中捕捉信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访谈,都有它的优缺点,调查者要结合以往的田野经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免浪费宝贵的调查时间,使问题流于形式。 调查过程还要讲究调查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很多因素,诸如提出问题的技巧,沟通感情的技巧,启发诱导的技巧,扑捉信息的技巧,发现问题的技巧,等等。笔者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山寨采访当地的拉祜族神话时,一些受访人本来对自己的神话知道很多,但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叫神话,也难以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地把要说的神话故事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一步一步地启发诱导受访人,让他们讲那些很古老的祖先的事情,讲一些当地经常敬奉的神灵是怎样形成的,讲一些关于神的故事等等,这样当地艺人才开始讲述起来。特别是涉及到艺人比较忌讳的事情时,更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寻找时机,启发诱导讲述人,而不能把自己为话语主体,造成调查工作的本末倒置。 3.努力做好现场记录。现场记录是田野调查中最基础的资料,也是形成调查报告的最直接的依据。现场记录包括笔记、录音、录像等形式,这些手段的综合使用对以后还原田野场景很有帮助。一般来说,田野笔记必须手疾眼快,能够尽可能多地记录那些瞬间即逝的信息,形成音像注释的充分素材。绝大多数调查者都有每天记录田野日志的习惯,但记录田野笔记的同时还要做到边记录、边思考、边整理,积极发现调查中的疏漏和不足,以便能在当地找机会及时补充和解决。特别是涉及到资料的典型性与准确性时,更要反复核实,对那些有疑问或者不同的采访人说法不一的问题,要慎重对待,最好得到大多数人的印证,否则,一旦离开调查地区,这些材料就会变成不能利用的悬案。如果一天之内形成多种形式的调查资料,一定要争取时间,及时做好整理、编译或注释,如访谈录音、考察录像等,都要随录制随编目,以免过一段时间之后,许多资料不能对号入座,变成调查的废品。(四)全面翔实的调查报告是田野调查的最终结晶。
田野调查一般分为两种:
1
.全面调查,对一个人口不多的群体或地区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调查,最后可以写成一本描
述文化各方面的民族志。
2
.定向调查,对一个或几个群体或地区进行专题调查,用以验证或检查某一人类学理论问
题,或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题。
(二)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的拟定
1
.调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地点和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
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或目标社区的选
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例如,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目前所建第一批田野考
察工作站,
其设立的主要依据是这些工作站所代表的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
(详见附录:
“西
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第一批田野考察工作站基本情况介绍”
)
2
.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哪些问题。调查提纲主要供调查者自己看,帮助调查
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漏。
(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地理和历史的背景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
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山脉、
河流、
矿藏、
动植物)
,
气候条件、
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有所认识。
对该地区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等历史情
况也应该尽量了解清楚。
2
.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
对于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梳理是拟定调查提纲之前必须的准备工作。
只有通过对前人的调查
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分析,
我们才能更好地知道已经有了哪些有价值的调查成果、
存在哪些问
题。而发现了前人调查的问题往往可能成为我们进行新的调查的出发点。
3
.调查队伍的组成
一个好的调查队的组成原则应该是:
(
1
)
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
(
2
)
由一
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
(
3
)
调查人员中最好包括女性,
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
问题。
(四)进入田野
1
.熟悉环境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首先要向相关人员说明来意,
并尽快地熟悉当地的环境。
除了在向导
人员陪同下熟悉环境外,调查中最好先绘制一份你所在社区的地图。
2
.查阅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主要包括保存在当地未曾发表的文献资料,
如地方政府档案、
家谱、
契约、民
间故事、歌谣等等。假如取得许可,应择重要者予以复制。
3
.基本信息采集
基本信息采集是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
主要包括该地区的人口
(包括性别比、
年龄分层等人
口统计基本数据)
、面积、生计类型、生活状态、物产、自然等各方面的内容。
4
.试点调查
试点调查的目的在于:检验预先设计的调查提纲,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调查方案和提纲。
5
.正式调查
正式调查开始以后,
也意味着一段比较艰辛的文化理解与沟通之旅的开始。
其中充满了各种
各样的不适应,
也充分享受到了许多文化之旅的乐趣。
在调查中我们建议应该准备两个本子,
一个用来记录调查内容,一个用来每天坚持撰写调查日志。
四、田野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一)如何熟悉情况
田野调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
初到一个地方,
不要急于马上进行调查,
应该首先花一点
时间熟悉当地的环境、与当地人建立友好的联系。
1
.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建立联系,简要而实事求是地说明来意,以获得工作上
的支持与配合。
除了自己调查的目标社区所在地方政府之外,
应当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的不
同而走访相关的只能部门,如教育局、统计局等。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
民族工作部门
也是应当注意联系的单位。
2
.尽快熟悉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布局。
(
1
)
建议在绘制一份该社区的草图,
标明自己所在的位置、社区中每个村寨的名称、山脉、
河流。
应特别注意当地地名的记录,
如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
还应该注意每个地名的汉语
名称、少数民族语言的名称以及该名称的含义。其好处在于,地名通常包含的大量的历史、
文化信息,
通过地名的简单记录可以了解到许多该社区历史上的变革、
族群的迁徙、
民族关
系等内容。可用以下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可以在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搜索《人类学田野调查》,有详细课程的。